澳门电子游艺场_经典炸金花-平台|官网

图片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新闻中心 > 时政要闻
多项技术破解行业痛点 江苏瀚思瑞打破功率半导体载板进口依赖
—— 一线蹲点看项目⑤
来源:海门日报 发布时间:2025-09-16 字体:[ ]

随着客户批量订单陆续落地,车间内自动化产线正开足马力运转,江苏瀚思瑞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迎来了产能释放的“丰收期”。

瀚思瑞公司专注于功率模块用覆铜陶瓷载板(DCB/AMB)的研发与制造,经过1年半的市场培育,公司已于2024年7月开始逐步量产。随着销售额的不断攀升,公司已开始布局下一期扩产计划,一期满产后销售额可达3亿元。

锚定“风口期”

海归博士领衔项目落户海门

半导体产业正值发展“风口期”,也是海门重点布局的新兴产业之一。2023年3月,海门经济技术开发区成功引进了半导体新材料项目——功率半导体陶瓷覆铜板项目,计划投资21.5亿元,分三期建设。不同于其他项目,它的“掌舵人”是深耕半导体赛道10余年的海归博士史卫利,从一开始就瞄准了半导体新材料领域的“卡脖子”问题。

“这里是长三角核心区,物流、供应链四通八达,更重要的是,营商环境能实实在在帮企业‘抢时间’。”谈到项目缘何选在海门,公司股东刘萍的话里满是笃定。2023年6月,项目租赁厂房开始装修;12月进入技术验证阶段;2024年初直接启动小批量生产。仅6个月时间,瀚思瑞一期工程就完成了从开工建设到试运行的跨越。

半导体载板行业准入壁垒极高,每一款产品都需经过客户长达6个月至1年半的可靠性验证,从技术指标到长期稳定性,重重测试考验才能拿到订单。瀚思瑞专注于做“替代进口”的高可靠DCB、AMB载板,一期工程1亿元的投资,8000多万元用于设备投入。全面达产后,将实现年产200万张DCB、60万张AMB。

抓住“生命线”

发展能级快速释放

“做半导体载板,技术、装备、质量缺一不可,这是我们的‘生命线’。”刘萍点出了瀚思瑞的核心竞争力。

先看“技术大脑”,企业核心团队由经验丰富的行业“老兵”组成,30名专业研发人员紧盯客户“痛点”,短短一年间,公司成功对接近百家客户,送出共计超过500款的样品,其中多款已通过验证并进入量产阶段,涉及家电、光伏、新能源汽车、轨道交通等多个领域。

再看“装备硬实力”,车间洁净度达到10万级乃至万级标准,对空气中微粒含量实施严格管控。关键设备采购自美国、日本及国内领先供应商,保障了制造过程的可靠性与一致性。生产线依据“连续流”理念设计,实现从原料到成品的无缝衔接,大幅提升了生产效率。

质量把控更是严格,公司早早拿下ISO9001、IATF16949等国际认证,从原材料入库到成品出厂的整个过程,均建立了规范化的质量控制程序。“尤其是车规级产品,任何微小缺陷都可能引发严重问题,我们必须实现‘零缺陷’管理。”刘萍说。

破解“卡脖子”难题

载板性能“跳级”

在半导体载板行业,有不少长期困扰企业的“痛点”,而瀚思瑞则把这些“痛点”变成了自己的“亮点”。

蚀刻不均是行业公认难题,瀚思瑞联合软件企业,量身打造了一套“覆铜陶瓷载板动态补偿设计系统”,自动识别不同图形间距并实现差异化补偿,大幅提升线宽一致性,产品良率和可靠性直接上了一个台阶。

针对寿命瓶颈,瀚思瑞采用特殊蚀刻工艺,构建铜层“增强防护”结构,使热循环寿命直接提升3至10倍;还可实现嵌入式封装,避免高温时阻焊脱落的风险。更关键的是,这些升级没增加额外成本,一推出就被多家客户争抢。

攻克材料矛盾。氮化铝陶瓷导热性好,但机械强度低,很难兼顾“高导热”和“高可靠”。瀚思瑞引入Thermax?增强结构设计,让氮化铝陶瓷热导率达到氮化硅的2至2.5倍,特别适合新能源汽车等“高功率密度、急散热”的场景。目前已经送样给多家车企,反馈一致向好。

此外,公司自主研发的“全数绝缘耐压测试技术”,能揪出隐性缺陷,降低陶瓷击穿风险,完美契合车规级产品的严苛要求;自主创新的“无银钎料技术”,在不降低AMB基板性能的前提下,把钎焊层成本大幅压低,给客户送上“高性价比大礼包”,现已送样推广。

如今的瀚思瑞,已经在“自带引脚基板”“多层结构基板”等前沿方向取得重要突破,这些产品能更好满足未来电子器件“小型化、高集成”的需求,为企业打开更广阔的市场空间。未来,随着瀚思瑞二期、三期工程的推进,这家扎根于海门的企业,还将持续推出多元化产品,朝着“全球载板标杆”的目标稳步迈进,为中国半导体新材料产业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。